王华明同志是北京98858vip威尼斯下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5月出生于四川合江县,198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防科技工业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主任。
王华明同志是我国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始终把祖国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将做出世界一流成果定位为个人追求的终极价值,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时刻要求自己,二十五年如一日坚守教学和科研一线,勤于钻研、甘于奉献、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在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使我国成为唯一掌握该技术并成功装机工程应用国家,科研成果丰硕,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和;同时,言传身教、提携后辈、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作风朴实、求真务实的优秀人才。
近三年,王华明同志获评首批“全国创新争先奖”、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领衔的团队2018年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一、 敏行务实,潜心科研
王华明院士带领增材制造技术创新团队,始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方向,把祖国的需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将做出世界一流成果的国家自豪定位为个人追求的终极价值,二十五年如一日坚守教学和科研一线,勤于钻研、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严于律己,顾大局、讲情怀,不仅在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使我国成为唯一掌握该技术并成功装机工程应用国家,同时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扎实、作风朴实、求真务实的优秀人才。
王华明院士当年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毅然从德国留学归来,在没有一间像样办公室的简陋条件下,以极低的物质需求和极高的创新追求,全身心投入严谨的科研,将最初2人团队建设成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世界领先的近百人团队。即使当选院士之后,他依然坚持为本科生教授基础课而且课件“与日更新”,既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更是最有效果的言传身教思想品德课。正是这种把对祖国的大爱写于对学生的高度负责、对科研的极大投入和对自己的无暇顾及,王华明教授多次被评为北航“学生最爱戴老师”和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标兵,团队所在的研究生党支部就曾被评选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党支部,团队整体自然形成了一种顾全大局、奋勇拼搏、淡泊功名的氛围,宁愿放弃出国深造与晋升职称等机会,为的只是保障国家舰载机、大飞机等重点型号顺利研制。天道酬勤,经过近20年的持续努力攻关克难,突破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瓶颈,形成了钛合金等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工艺-质量-装备-标准”整套技术成果,使我国成为迄今世界上唯一掌握钛合金大型整体主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并实现装机工程应用的国家,完成了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从“追赶”到“超越”的发展历程。该成果已应用于飞机、航空发动机等,解决了制约舰载机、大型运输机等多个型号研制的瓶颈难题,建立成果产业化基地。获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09年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6年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授权发明专利12项;他在国际上提出了“激光熔覆过渡金属硅化物高温耐磨耐蚀多功能涂层材料”研究新领域,并研究成功具有“优异耐腐蚀特性”、“反常磨损-载荷特性”、“反常磨损-温度特性”、“不粘金属特性”等独特性质的Cr3Si/Cr2Ni3Si、Mo2Ni3Si/NiSi、Cr13Ni5Si2/Cr3Ni5Si2等激光熔覆过渡金属硅化物高温耐磨耐蚀多功能涂层材料新体系,系列研究成果受到在国际涂层技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先进涂层与表面技术》国际著名期刊的专题报道。该技术已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多个产品的研制与生产,获2003年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01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期刊论文167篇。为表彰他在航空工业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特授予他“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
二、 甘于奉献,凝聚团队
王华明把科研当成是自己最大的快乐源泉,科研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对科技事业的热爱、对国防事业的强烈紧迫感与使命感,离不开他及所率领的团队的钻研奋斗。
“实干、认真和钻研”是同行和同事对王华明的一致评价,有很多人受他的实干作风和钻研精神影响,愿意和他一同共事,成为团队成员。
“王老师如果不出差,那肯定是在办公室”、“王老师没有假期,他太累了,他都没有休息的时间,没几年头发好多都白了”、“每天早上不到八点就开始工作,中午一点回家是常态,下午不到两点他准来办公室,晚上如果有课,他就不吃晚饭,面包什么的垫垫肚子,经常十一点多我们走时他还在办公室”、… …谈及王老师,他的学生们这样描述他,话语中溢满了学生对导师忘我工作的敬佩和对他劳累付出的心疼。十多年来,他这种追求创新的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学生们,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这个团队。
王华明始终坚持团队的力量,繁重的项目研制和科研管理工作并没有使他忘记作为团队领导人的职责,指导和培养科研人员,先后组建了大型整体金属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大型关键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中心、国防科技工业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和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完成科研任务中打造人才队伍。他的团队入选了“高性能大型复杂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教育部创新团队及首批万人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同时,他不断跟踪和引领科研前沿研究,积极开展新课题新技术的布局,带领团队围绕国家重大国防装备发展需求,展开新的技术攻关。
三、 敏书育人,诲人不倦
“教授首先是教师,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王华明不断告诫团队的青年教师,事实上,他也以切身行动诠释这一理念。他一直工作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第一线,自1995年以来讲授了《金属学原理》、《物理冶金原理》、《先进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等主要课程14门,并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及“材料合成与制备自主综合实验”负责人。
学期初课程表下发后,惜时如金的他会大方的花时间在他的效率手册上仔细标出本学期每节课的时间。他对课堂教学十分认真负责,从不照本宣科,力求讲授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授课时结合当今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材料科学基础理论与当今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和前沿研究热点问题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生动传授科研方法、学习方法及做人做事的道理,既教书、又育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非常好。他所教授的《增材制造技术》入选2014年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他本人也被评为北航“学生最爱戴老师”和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标兵等。
2015年,王华明同志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他仍坚持给本科生教授《物理冶金原理》这门专业基础课,在密密麻麻的日程中,本科生的基础课最先安排,一堂不落。讲了20余年,他仍坚持课前备课、不断更新讲义,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堂精彩的课程。
四、 提携后辈,甘为人梯
在王华明院士渊博学识、宽广胸怀和敏锐学术远见等魅力和实力吸引下,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汇聚在一起。目前团队共有核心学术骨干15人、其中博士学位13人,成员以中青年为主、多学科交叉,涵盖结构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多学科。在王华明的培养和指导下,青年人成长迅速,近5年来共培养出国防卓青1人(汤海波)、青年托举1人(程序)、博士后创新人才1人(朱言言)。其中,汤海波还获得首届“国防科技卓越青年基金”(国防杰青)、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共6人)和“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标兵”(第二十三届、共20人)等荣誉。团队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08)、中组部首批国家“万人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2),2018年获得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入党至今三十一年,王华明同志始终怀着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密切联系师生和群众,敢为人先、锐意进取,业绩卓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受到党员群众的高度认可,践行着他入党时的誓言。
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证书